|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十三五”期间我市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来源:琅琊新闻网 时间:2021-01-16

1月15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市卫生健康委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成效,以及“十四五”期间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规划等情况,临沂市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王爱昌,基层卫生健康科科长殷文磊进行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和对外传播科科长张庆龙主持会议。

 持续深化医改,完善分级诊疗秩序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级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市长挂帅,重大事项亲自安排,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市委、市政府2019年出台《关于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助推乡村振兴的十条意见(试行)》,明确了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具体任务目标,对各责任单位进行了任务分解;出台《临沂市看病就医便民惠民服务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从门诊、急救、照护等10个方面,着力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二是强化各项改革。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牵头医院为下级医院预留转诊号源和床位,实现双向转诊;目前全市共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5个,实现县域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全面破除以药养医机制,19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每年让利群众约6.9亿元。三是强化基层首诊。对医联体模式或接受上级医院对口帮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技术准入、药品品种等方面与上级医院相衔接,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功能。对选择基层机构就医的群众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90%,中药饮片(中草药)报销比例提高到95%,引导群众首诊到基层。

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市卫健委联合市发改委、财政局、编办、人社部门制定了《临沂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年行动方案》,细化了基层机构建设的各项任务。一是实施“百镇千村”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间,各级共投资14.79亿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重点对131所乡镇卫生院、2273所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提升改造,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二是深入开展乡镇卫生院评价和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坚持问题导向,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持续提升乡镇卫生院建设管理水平。全市有96家乡镇卫生院达到甲等水平,67家达到乙等水平,16家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服务能力,10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三是全面展开社区医院建设。临沂市被确定为首批社区医院试点城市,进一步探索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障运行机制,精准拓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梯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差异化发展,推动整合型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积极构建综合、连续、协同服务模式,成功创建社区医院13家;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效率。

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看病就医流程

  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1.1亿元,用于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智慧医院建设,顺利完成全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一期、二期建设,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平台接入率100%。全市283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完成了《健康信息平台共享数据集(医疗部分)2018版》改造,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立了人口库、医疗健康数据主题库,累计收集数据8.57亿条,持续向北方大数据中心传输病案首页。提升网络设施,实现了“一网通办”,全市卫生计生专网并入电子政务外网,198家乡镇卫生院、5200余家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迁移工作,为大卫生大健康信息化建设扫平了障碍。2020年疫情期间在全市范围推行“健康通行码”,注册率超过92%,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作。建设完成“电子健康卡”一期工程,全市已有4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22家基层医疗机构、2921家村卫生室顺利完成改造,上线运行,至目前累计用卡573.4万人次,累计在线结算2.05亿元。

下沉优质资源,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是开展选派“业务院长”活动。作为全省首批业务院长试点城市,共选派79名“业务院长”到扶贫重点乡镇和薄弱乡镇卫生院工作,帮助乡镇卫生院建立特色专科125个、建立双向转诊渠道124条、支援设备554件,价值2600多万元、培养骨干529人。使乡镇卫生院在制度建设、诊疗规范、操作规程、医疗质量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规范,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二是开展“万名医生下基层”活动。从2019年开始,利用两年时间,从二级以上医院组织万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服务团队,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和诊疗活动,自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有2168支服务团队、11726名医护人员参加了下基层服务活动,累计服务天数11204天,开展培训讲座5440期,培训12.41万人次,义诊24.67万人次,走访患病群众5.7万户,为乡镇卫生院建设特色专科54个,培养业务骨干3742名,建立双向转诊渠道62个.累计转诊463人次,支援设备价值36万元,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群众的满意度。

转变服务模式,实现健康服务提质增效

  一方面,结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转变卫生健康服务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随访、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出诊等。重点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群、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十三五期间共为543万人次适龄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贫困人口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另一方面,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作用。开展中医药“百千万”行动,打造100个中医药特色技术挖掘项目,建设1000个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培养10000名中医药技术人员,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全市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全覆盖。

夯实人才保障,不断激发基层内生活力

  一是调整完善编制人事和收入分配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实行县级统筹管理,对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实行倾斜。落实政府办基层机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工资等政策,2019年按不低于50%比例予以保障,2020年按照不低于80%比例保障,落实保障经费6亿多元。二是建立基层卫生人员荣誉制度,增强岗位吸引力。开展齐鲁基层名医、沂蒙基层名医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卫生人才引领示范作用。19人获得齐鲁基层名医、19人获得沂蒙基层名医称号。三是稳定优化乡医队伍。强化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基本药物制度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偿政策。从2019年开始,县级财政对每个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每年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运行补助经费,基层卫生人才良好成长和执业环境初步形成。
    在答记者问环节,临沂市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王爱昌表示,“十三五”期间,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方面,卫生健康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并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期医改方针,抓住乡村振兴契机,各级政府都把基层能力提升作为重点民生事项来推动,十三五期间,全市财政投入14亿多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130多家乡镇卫生院、2200多处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提升改造。大家可以看到,近几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在房屋建设、设备配置、就医环境、服务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二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内涵建设。主要是深入开展乡镇卫生院评价和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坚持问题导向,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持续提升乡镇卫生院建设管理水平。全市有96家乡镇卫生院达到甲等水平,67家达到乙等水平,16家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服务能力,10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13家乡镇卫生院成功创建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在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上有了明显提升。三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临沂市是全省首批业务院长试点城市,从二三级医院共选派79名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到扶贫重点乡镇和薄弱乡镇卫生院担任“业务院长”工作,主要通过支援设备、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制度建设几个方面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帮扶提升。共帮助乡镇卫生院建立特色专科125个、建立双向转诊渠道124条、支援设备2600多万元、培养骨干529人。从2019年开始,从二级以上医院组织了大概一万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服务团队,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和诊疗活动,自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有2168支服务团队、11726名医护人员参加了下基层服务活动,累计服务天数11204天,开展培训讲座5440期,培训12.41万人次,义诊24.67万人次,走访患病群众5.7万户,为乡镇卫生院建设特色专科54个,培养业务骨干3742名,建立双向转诊渠道62个.累计转诊463人次,支援设备价值36万元,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群众的满意度。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科科长殷文磊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规划:前期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发改、财政、编办、医保等部门制定了《临沂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三年规划》,在下一步工作中主要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共建共享,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设施提升项目为契机,对县域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整体谋划和系统建设,以基层卫生短板、弱项问题为导向,坚持底线思维,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科学精准确定建设目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实现县域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逐步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县域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分级诊疗格局,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优质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临报融媒记者 孔令华)

(编辑:赵华)